昆明信息 > 教育 >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2020-09-07 11:06:08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作者:川妈


朋友跟我说,她最近一直在追《以家人之名》,觉得自家娃和剧中的女二齐明月特别像:


各方面不能说是最好,但也都不差,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看上去有点自卑。


更要命的是,遇事没主见,不管啥事问她的意见,不是“随便”就是“还行吧”,简直能把人气个半死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朋友说,每次孩子脱口而出“随便”时,她都觉得自己特别不受尊重。


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操持娃的衣食住行和学习,到头来“皇帝不急、太监急”,人家完全不在乎。


其实,朋友家的娃不是个例。很多孩子都喜欢把“随便、无所谓、都行、差不多”这样的话挂在嘴边:


晚上想吃什么?——随便。

给你买这件黑色的外套怎么样?——还行吧。

钢琴和架子鼓,你想好学哪个了没?你喜欢哪个?——都差不多。


还有的孩子爱说“我不要”“我不去”“反正……”。


你要不要也去试试?不要,我不去,要去你去。

反正我说什么都是错的,你永远是对的!

我努力有用吗?反正你和我爸就觉得我什么都不如别人。


孩子这些看似细碎、常见的口头禅,就像是露出水面的“冰山一角”。


看似漫不经心、平平无奇,实则隐藏了很多容易被忽视、却很重要的“信息”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孩子的口头禅,藏着大秘密


语言学上有一个词,叫作implicature(会话含义)。它指的是说话人言语之下所暗示的信息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言外之意”。


听话听音,一句话说出来,虽然包含很多内容,但在众多内容中,总会有一个焦点(focus)

而对孩子来说,他们的口头禅,就是我们父母应该关注的信息焦点。


因为,这些孩子张口闭口离不开的口头禅里,往往藏着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不愿直说的情绪。


  • 当孩子说“随便、都行”的时候,他是真的完全不在乎、没想法?还是被逼无奈的无声妥协?
  • 当孩子说“我不去、我不要”时,他是因为不喜欢而拒绝?还是在害怕什么?
  • 当孩子说“反正我做什么,都是错”时,他是真的想跟父母对着干?还是用看似“叛逆”的语言,来保护自己?
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孩子口头禅的“言外之意”,不去感受背后的真实需求、研究原因,而是一味地凭主观感受就给孩子贴标签、下定义,认为孩子“没主见”“不懂事”“没良心”“胆小怯懦”“叛逆”。


这样只会造成亲子沟通不畅、长期争吵的恶果。


就像《非暴力沟通》的作者马歇尔·卢森堡所说的:沟通中最大的敌人,不是其他,正是那些不假思索就说出口的话。

另一方面,我们认为随口说说、无关紧要的口头禅,其实正在无声无息地影响孩子长期的认知学习和心智模式的发展。

作为社会建构主义奠基人,维果茨基(大家熟知的最近发展区、脚手架概念都是他的重要理论发现)在他的扛鼎之作《语言与思维》一书中提出:语言是思考和认知的工具,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基础。

孩子通过语言从身边掌握更多知识的人(More Knowledge Other)那里获取信息、知识甚至观念,在吸收、内化成自己的个人言语(Private Speech)后完成学习的过程。


孩子脱口而出的口头禅,作为他个人言语的代表,反映了他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。比如,一个整天把“差不多”挂在嘴边的孩子,在学习生活中往往真的不细心、不严谨。


口头禅的养成过程,提示我们孩子所处的环境给他的思维、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;而口头禅的表达,更是正在更深入地影响他后续的成长发展。

所以,无论是从亲子关系还是学习模式看,我们都得重视孩子的口头禅。当你听到孩子说口头禅时,不要忽视也不要评价,而是去感受和思考,感受孩子的情绪,思考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。


只有这样,我们和孩子之间才会少些隔阂、多些沟通,才能帮助他优化他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。


3种常见口头禅的“弦外之音”

1. 随便/无所谓/都行


言外之意:


我选了也没用/我不知道怎么选


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:


即使是2、3岁的小娃娃也会有自己的喜好,更何况是更大的孩子。

但为什么很多孩子遇事总把“随便”挂嘴边,表现出一副“事不关己”的样子呢?


  • 父母“假民主、真否定”

很多父母表面上看开明、民主,遇事都让孩子做主。


但事实上,在孩子做选择之前,父母的心中早就预设好了答案,选择结果必须符合他们的预期。


否则,孩子就会面临无休止的“洗脑”,甚至是威逼利诱、谩骂羞辱。


一个妈妈问孩子:你是想出门玩?还是在家玩?


孩子答:在家玩


这个回答显然不符合妈妈的预期,于是她开始了对孩子的“游说”:

你看外面天气多好、又凉快,出门跑跑、骑骑车子,锻炼一下身体多好,不能总憋在家里不出门。


但孩子不为所动、坚持待在家,妈妈就怒了:

跟你说了多少遍了,不能总在家里窝着,人要多运动,不运动身体怎么好啊,天天窝家里,不动也吃不下饭,长不高的话,就怨你自己!我也懒得管你了,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!


类似这样的事情,从小到大,每天都在上演:


  • 选餐厅吃饭,孩子想吃汉堡,爸妈觉得不健康,直接进了中餐馆;
  • 选音乐兴趣班,孩子喜欢吉他,爸妈觉得钢琴更好,报了钢琴班;
  • 文理分班,孩子喜欢文科,爸妈觉得理科日后更好选专业,直接给否了;
  • 找工作,孩子想去北上广闯一闯,爸妈觉得一直飘着不稳定,决定让孩子报考本地公务员
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当孩子被拒绝一次、两次时,他或许还有勇气坚持做选择;但如果这样的否定和拒绝变成常态,孩子只会觉得“不管我选什么,最后都要听爸妈的,说了也是白说”,那何苦还要选?!


所以,“随便、都行”其实是孩子被拒绝无数次后,无奈做出的消极回应。


  • 父母事事包办,管的太多


《以家人之名》中的齐明月妈妈,就是一个想要事事包办、做主的“皇太后”。她对女儿的爱全部变成控制,让人后怕又窒息。


孩子穿衣服要管、交朋友要管、学习要管;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就连长大之后的职业规划、结婚对象、买房安家,所有事情不论大小,都要管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在她看来,自己的世界只有孩子,深深地沉浸在“为孩子付出”的自我感动中,但女儿却恨不得离她越远越好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因为,跟这样一个“控制欲强”的妈在一起,齐明月从小就觉得“自己什么都做不好”,会选择也不敢选,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没自我,想什么、做什么,都以妈妈的选择为准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看到齐明月和她妈妈,我就不禁想到武志红老师曾说的话:


想体验做皇帝的感觉,生个孩子就可以,因为不管父母做什么,都会说是为了爱孩子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很多孩子,不是不会做选择,也不是逃避做选择,而是被“包办”惯了之后,丧失了做选择的能力,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

怎么解决:


  •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,不做“直升机父母”


心理学者克莱尔说:父母真正的成功,就是从生命中将孩子分离出去,让他成为独立的个体。这种分离越早就成功。


而想要孩子分离,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从小到大“自己做选择”的能力:


  • 对于能力范围内的事情,比如吃什么、穿什么、报什么兴趣班、周末的时间如何安排等,让他拥有绝对的选择权。
  • 对于能力之外的事情,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两个选项(选项都是经过筛选的),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,进行选择;或者家长可以充当孩子的“顾问”,帮助孩子搜集信息,然后引导他分析利弊,做出判断。


具体可以看这篇→因为练琴,我和儿子差点成了仇人...


2. 算了,反正……


言外之意:

我希望你……,但你一定做不到


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:


  • 因为被忽视,所以假装“不在乎”


当孩子说“反正”时,总会被爸妈粗暴地冠上“愤怒”“不屑”“叛逆”的标签。但实际上,“反正”恰恰反映了孩子内心的脆弱和无助。


当孩子说“反正我说了你也不相信”时,他想说的其实是“我希望你相信我”。


但明明可以直接表达,为什么要“正话反说”?


因为,之前太多次的“被否定、被忽视”,让孩子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期待,甚至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需求,只能用“反话”来掩饰。


这也是他觉得唯一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。


爱说“反正”的孩子,就像一只刺猬,他把语言当成自己的尖刺,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得不到回应和反馈的那颗已经受伤的心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怎么解决:


  • 看到孩子的需求,积极反馈


当孩子说“反正”时,爸妈最需要做的是读懂孩子的真实内心,把他的“反话”正说回来


当孩子说:


“反正你们都觉得我笨”,实际是在说“我希望你觉得我不笨”


“反正我怎么努力都没用”,实际是在说“我希望努力后,能成功”


“反正你不能理解我”,实际上是在说“我非常希望你理解我”


读懂了孩子的内心,接着就要给予反馈。


这里的反馈并非“事事都无条件满足”,而是一种态度上的积极回应,就是告诉孩子“我了解你想要什么,我也在努力帮你实现”。


当然,如果孩子的需求不合理,也是可以拒绝的。


只不过不要粗暴的“一言堂”,而是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“不可以”,并且向他真诚地说明原因。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3. 我不去/我不做,你来做


言外之意:


我可能不擅长做……/我害怕做……


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:


  • 父母用“完美主义”困住了孩子


孩子遇事就回避,总是脱口而出“不去、不做”,这其中当然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,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父母“高要求”的压力。


对孩子严格要求没错,但是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。


尤其是孩子低年级的时候,父母对孩子要有要求,但不必事事必须做完美。


因为,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评价意识是模糊的,主要来自于外界,尤其是最亲近的人,也就是父母、朋友。


当爸妈对孩子要求过高时,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把这种要求内化,这样一来,孩子很容易因为没有达到过高的要求,而丧失信心。


更可怕的是,哪怕孩子有了进步,但因为没有达到爸妈的高要求,他也自动忽视掉自己的进步。


时间久了还会产生“我努力了也做不好”“想要改变好难”的想法。


这也是为什么,孩子会本能地拒绝尝试的原因。


怎么解决:


  • 不苛求完美,肯定孩子的进步

对孩子来说,他们每天都在学习新技能、新知识,学习本身是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,一定会存在瑕疵和不完美。


如果我们过于苛求完美,就会总是盯着孩子“哪里做的不好”,就会很容昂忽视掉孩子的努力和成果。“你很聪明,只是努力不够”听上去很励志,其实有毒,很讨人厌(后面有机会和大家细聊)。


千万不要将孩子事事都跟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比较,跟张三比英语、跟李四比钢琴、跟王五比数学,这样对孩子极度不公平。我们凭空塑造出一个完美孩子,然后作为标杆去要求自家孩子。


我常跟孩子,我们当然要横向跟其他同学比较,但更重要的是纵向跟过去的自己比较。


当我们放弃对“完美”的执念,用更现实的动态视角,跟踪记录孩子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结果,更能发现他们每一次的进步。


孩子也会从父母的积极反馈中,看到自己的成长,对未知的一切,也都充满信心,因为过往的成功经验告诉他:我可以!

孩子老说这几句话,不是叛逆而是在求救


口头禅看似不起眼,却是孩子内心的一面镜子,可以帮助爸妈看到他们深藏心底、不愿表达的情绪、想法和需求。


当孩子还带着情绪说“随便”“反正”“我不去”,我们不应该生气,而是应该感到庆幸。

说明这些带有强烈风格标记的语言,还没有完全内化、固化成孩子的心智模式、学习方式,他们只是暂时被迫接受。现在改变还比较容易。


当他们已经毫无情绪地随口而出这样的话语,我们才应该更担心。那时再改变,难上加难。


所以,当孩子经常、反复说某一句话时,不要不在意、不要忽视,要努力思考这句话背后的“弦外之音”,读懂孩子的需求。


也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,才能事半功倍地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,而不是事必躬亲、苦口婆心,却被他们一句话噎得半死。

川妈说说

写这篇文章,除了回应朋友的疑问,更多是自己最近在梳理学习理论时的思考。在读到维果茨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,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论述时,突然想到了自己。


以前,我真的是个比较“随便”的人,“差不多、还好、不错”经常挂在嘴边。对应在学习上,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。后来更是发现,根源并不是不细心,而是我在学习上不够钻研、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扎实。

这个“问题”一直到我读大学,直至读博才真正被意识和改变。随之而来的变化是,“差不多、还好、不错”这样的话,我说的越来越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“尽力、更好、最好”。


相信很多童靴有过类似的经历,现在映射到孩子,我们更要当心一点,重视语言的力量!


推荐阅读:云财之窗

(正文已结束)

热点图片 更多>>
"东方牧马人?中国卫士
售价相仿 定位不同 路虎发现运动和揽胜极光该怎么选? 售价相仿 定位不同 路
买车的、换车的都在等,2020年即将上市的重磅SUV都在这 买车的、换车的都在等,
16万干嘛非要雅阁,买奥迪不香?油耗5.8L,上班族都开得起 16万干嘛非要雅阁,买
新闻头条
精彩专题 更多>>
20万内国产轿跑SUV,长安CS85Coupe、哈弗F7X、吉利星越该选谁 120万内国产轿跑SUV,
点击排行 更多>>